最近,家住前海龙海家园的市民李女士发现,平时通勤乘坐的B996公交车,驾驶员并没有操纵方向盘,只是负责坐在驾驶位上监测车况和路况。这样的智能化出行场景在前海已是常态。
在前海,自动驾驶出租车率先实现规模化、商业化运营,在南山、宝安等地,还经常可见小马智行自动驾驶车辆常态化为市民提供出行服务,小马智行搭载其第七代自动驾驶系统的北汽极狐阿尔法T5 Robotaxi、广汽Aion V Robotaxi已在深圳开启道路测试。这些车型将于十五运会期间规模化投放,成为前海智慧出行的典型应用。
向“新”发力,向“港”拓展,向高攀登。前海坚持现代服务业与科技产业双轮驱动,高端要素集聚激发新质生产力,逐渐构建富有竞争力的产业生态。今年上半年,前海合作区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占比65.5%,其中新兴信息技术服务同比增长12.5%、占比27.7%。
新质生产力“加速跑”
戴盟人形机器人Sparky 1化身“人气接待员”,在展区入口与观众热情互动;逐际动力全尺寸人形机器人LimX Oli首次公开演示,步幅联动的复杂舞蹈展现其高度拟人化运动能力,深圳鹿明全尺寸机器人实现“1秒弹射起身”,引起现场阵阵掌声……这几天,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火热举行,其中不少来自前海的人形机器人企业,在硬核技术、应用场景落地方面“大展身手”,赚足现场观众眼球。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今年以来,前海吸引戴盟(深圳)机器人有限公司在前海打造全球总部办公基地,具身智能大模型独角兽企业银河通用在前海建设落地南方总部及人形机器人总装基地,魏桥集团在前海设立研发机构,计划在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产学研合作及成果转化。
人工智能蓬勃发展,低空经济加速“起飞”,探访零重力飞机工业南方总部,5分钟就能极速换电的低空载人飞机“鹊飞”模型在此陈列;在泽芯(国际)无人机测试中心,学员们正热火朝天进行无人机竞速训练、无人机电子竞技模拟……在前海-蛇口低空经济先导区、前海妈湾片区等区域,丰翼科技、零零科技等一批低空经济头部企业正集聚前海,初步构建着技术研发、整机制造、场景应用、飞行测试、适航服务、展览展示、竞速比赛、低空教培的全产业链体系。
前海正加快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支撑、未来产业加快布局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据统计,前海目前集聚独角兽企业1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84家。
硬核产品“港味浓”
近日,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前海港澳台大赛在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启动报名。本届大赛参赛区域覆盖港澳台地区,紧密契合大湾区产业需求、科技发展趋势与港澳台创业特色,将有力支持港澳台青年开展实施项目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吸引深港两地高校、产业孵化园区、创投机构以及创业团队踊跃参与。
作为全球唯二的全系列滑雪品牌,Overide联合创始人、香港青年李明洋说:“我们最近刚落户前海,就赶上了这类大型的国际级创业赛事,切身感受到了这里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李明洋还说,今年他们通过了前海梦工场遴选程序,获得超400平方米的办公用地,将享受到前海梦工场的办公优惠以及各类孵化服务等。
前海梦工场以“香港背景+深圳土壤”科创产品频频出圈出海。从前海出发,港资企业赋之科技Enabot以自主研发的家庭机器人,销往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80万人都在使用的“电子分身”。小昆虫成就大梦想,依托“香港孵化+内地成长”的独特模式,茵塞普科技以“虫”明技术跑出“深港加速度”,每日“消化”30吨有机废料,产出蛋白饲料远销北美市场。
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作为港人港企在内地创业的首选地,早已成为创新创业者们的发展“理想地”。据最新统计,前海梦工场在园团队556家,其中香港团队463家,累计培育孵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9家,其中香港团队39家。
“前海链接”通世界
在前海,铲湾“互联网+”未来科技城二期正如火如荼建设,整体预计2028年建成投用;深港先进制造业合作区,打造深港智能制造共性技术平台、大湾区工业互联网平台等创新载体加快落地,推动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向前、向海、向未来。一个兼具香港味、国际范、滨海风、现代化、未来感的科创新高地正在前海加速成型。
政策赋能,产业向“新”,前海以政策护航产业发展,包括支持科技创新实施办法助力加快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单个企业或机构每年最高可获得2000万元支持,支持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应用措施,推动前海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应用,打造全球人工智能先锋区域。
向着未来,前海为更多科技企业“走出去”参与全球竞争提供重要支撑。7月初,前海在香港举办“湾区创新引擎:研发中心建设与前海新机遇交流活动”,汇聚途龄科技、翘晋科技、Novax等龙头企业代表,深度解读前海科技创新政策、营商生态、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及创新实践案例。前海出海e站通启用一年来累计提供800余次企业服务,全力打造中国企业出海“首选地”。
前海紧盯颠覆性、前沿性技术,抓牢战略性、先导性产业,正积极打造科技服务集聚区,通过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服务产业,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硬实力”。
举报 相关阅读到2026年底,建成“1+5+4”(低空经济大科学装置1个、低空经济运行试验区5个、测试场4个)低空经济总部研发测试总体布局。
6 57 07-31 11:48新政计划投入约2亿元,单奖最高3000万
7 70 07-30 13:49这是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首个总体性、引导性的标准,填补了行业空白。
25 07-29 11:22商业化订单取得进展的背后,是一场围绕“飞得远、飞得快、拉得多”的技术硬碰硬。
9 359 07-18 14:53这一立项制定将填补自动驾驶系统测试场景生成测试用例环节的国际标准空白。
185 07-07 19:12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名鼎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